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作者数羊,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今年猪价大涨,股票市场的生猪板块更加牛气冲天,似乎大家都赚疯了,还有文件鼓励扩大养殖,甚至有些省份直接摊养猪指标,现在天天有人想往这个行业钻。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能说:这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多得是你看不到的心酸孤独,还有最最无力的抵抗。就让我来讲讲这个行业到底发生了啥事。
1
疯狂的价格
我家被迫离开这行业的时(原因不多谈),正是猪周期跌了一半的时候,价格在14元/公斤,而现在已经到了26元/公斤,现在二师兄比唐僧肉还贵。
像我们这些稍微懂行的人不只看价格,也会看猪粮比,简单理解就是猪价/玉米价格的比值(收入/主要饲料成本),一般这个值要高于6才能赚钱,超9.5就是暴赚了。
可以看到猪产业每3-4年一轮周期,上一波高点在2016年,之后生猪价格一路下跌,直到2019年春节才见底,其实这次即使没有非洲猪瘟,猪价也得涨了。
但这次如此恐怖的上涨速度,比我之前经历过的所周期都要疯狂的多,而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很多人减少了猪肉的消费量,但人对蛋白质总需求会传导到其替代产品里去,肉类替代品价格从低到高是鸡蛋-鱼肉-鸡肉-猪肉-牛羊肉。可以看到除了鱼肉以外,猪肉替代品的价格全都涨了不少。
这种集体上涨的感觉的确让我深刻理解到自己的穷人阶级本质。现在去超市买肉总有种逛奢侈品店的感觉:看的起,买不起,买之前多掂量掂量,不是掂量价格,是掂量自己为啥敢有买猪肉的想法。
2
极端的供需失衡
肉贱伤农,肉贵伤民,猪价如此恐怖的上涨速度,背后对应的是极端的供需失衡。
从需求来看,中国人对猪肉的平均消耗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人均能达到每年40kg。去年开始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短期需求下降了不少(非洲猪瘟之后出现了很多谣言,很多人都不敢吃猪肉),这部分下降的需求将由其他食品顶上。
再看供给方面,原本按正常养殖技术的进步,能繁母猪存量每年下降200万头是很正常的水平,但从2018年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直接开始断崖式下跌,1年半跌掉了1200万头,数量创12年以来新底,从下面这张图感受一下这个同比下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没有母猪,未来的生猪出栏量就没法保证,现在我只看能繁母猪存量这一个数据,什么时候能繁母猪见底,猪价才敢说到顶了,要不然猪价涨上去之后肯定会一直横在天上,这波高位猪价至少先看到2020年底。
至于靠进口猪肉抑制价格,暂时先断了这个想法吧,2018年全国猪肉消费量在5600万吨,按历史进口规律,猪肉进口量今年能有200万吨就很不错了,产能缺口很难补上,现阶段还是主要靠国内自身产能调控。
国内供需失衡主要有三个原因:周期下滑期间农户退出、政策性调控和非洲猪瘟。
其实从2013年开始,能繁母猪出栏量就开始一路下滑,只不过速率比较慢,2013-2015两年减少近1200万头,要不然也不会出现2014年的底部。从上一波周期开始算起,2017-2019年本身也应该是存栏继续清退的时间段。
第二件事就是政策调控,2014年到2016年这波行情,虽然猪价上涨,但母猪存栏量继续下降,只是下降速度放缓。很奇怪,对吧,猪价上涨,大家一拥而上去养猪,但是总有人拿不到场地。
原因就是政策调控,养殖其实很受政策影响,因为环保和土地问题是我们这一行业的原罪。从201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禁养,加大了2014年以来的这波行业周期。
第三件事就是去年发生非洲猪瘟,2016年中期本来猪价上涨周期开始走完,已经在下跌通道中,没想到2018年碰上非洲猪瘟。发病速度太快,生猪和母猪存栏量都是直线下跌。活下来的产能因为还没有疫苗,担心非洲猪瘟,也都在限制规模。
现在政策开始转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仔细看条例,强调的都是“规模企业”,和大部分人没什么关系。
想想也明白这个道理,银行有放贷任务也会优先贷给大企业,很多养殖户连土地都是租的,哪来的抵押物。地方政府更不用说,非洲猪瘟本身传染性高,散养户防疫水平又差,鼓励散户增产就相当于放颗定时炸弹。
一轮政策博弈下来,肯定是有人得益有人损。全局想压通胀,保证食品供应;地方要完成养殖指标,又要预防自己不被猪瘟影响;银行要满足贷款量指标,又要保证贷款质量。三者合力的方向——引入规模化企业扩产,肯定是优先选择。
所以对于接下来几年各个大公司的增长趋势我是一点都不担心,他们现在是奉旨养猪,解决民生问题,土地(对养殖来说土地比资金还重要)、资金这些资源都会向他们倾斜,疯狂收购也是未来的趋势。
至于散养户,对这行业所有参与方而言,都是最后的选择。
3
周期、杠杆和人性
分析了些行业的特点,再说这些年我作为过来人的一些人生经验。
大家都知道养殖是周期性行业,但大部分人都应该想不到,养殖行业杠杆其实很高。
对于有能繁母猪的厂商而言,养殖完全成本会低很多,牧原这季度的完成成本才1450元/头。但很多散养户手上是没有能繁母猪的,必须要先进仔猪,饲料成本大致固定的情况下,仔猪和出栏时生猪价格差决定了你的收益。
100万去养猪,如果全拿自己的本金,只养肉猪同时考虑到伤亡率的情况下,主要成本来自场地租金(有些地方是按肉猪出栏头数算租金)+抓仔猪(500-1000/头)+饲料(800-1000/头)+水电+疫苗,按现在仔猪价格来说,100万半年一次性养500头已经是算多了。按每头出栏110公斤来算,现在入场抓仔猪,5个月之后卖24kg/公斤价格可能才勉强回本,可以看到散养养殖和规模化育种公司的成本结构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人想着扩大养殖规模。其中两个核心成本项:仔猪+饲料,甚至疫苗都可以赊销,或者找第三方垫付,等出栏了再还。虽然有赊销上限,但是规模扩大50%-100%已经很不错,所以这个行业常年带杠杆,赚多了翻倍,亏损多了直接破产。
这个行业能长期不亏损的公司真的相当少,赚钱的永远是上游的行业——饲料、疫苗、土地提供,只有养殖量足够多他们就能赚的开心,养殖户永远都是赌博的一方。
散养户+周期+波段+杠杆,想到了什么?
股票,以及疯狂的人性。这个行业的疯狂,不比股市差多少。
我在这个行业待久了,很相信周期,相信周期有一个好处:你会明白全世界每个行业,包括地产、股票,甚至只是养猪,只要是有差价的地方,就会有赌徒,而且都是追涨杀跌的赌徒,他们疯狂的市场行为,一定会让价格产生周期波动。
房价越涨,买房的越多,股票同理,股价波动让股民天天死去活来,追涨杀跌也是不亦乐乎。猪价波动也同样如此,没入场的看着猪价大涨,心血澎湃,立马想着自己要加入这个行业大赚一笔,顶部杀入,一波行情就能把本金亏完,亏了两年黯然退场,然后价格涨上来了。
这种事情常年发生在我身边,我自己是N线农村人出身,村里大部分人都没有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真的就是被市场和疯狂的人性推着走而已。
今天亲戚来电话给我,说现在仔猪价格涨得快,算下来自己一头养殖成本在2300左右,只要半年之后出栏猪价价格超过24元/公斤都是有赚的,要是涨到40元/公斤,加上杠杆就直接赚两倍。
非洲猪瘟和晚期癌症一样,沾上必死,算下来即使真涨到40元收益200%,但是亏下来也是-100%,倒亏本金,在我看来这个局面不值得赌,要是真有赌价格的想法,为啥不去买养猪股呢?这些大厂规模接下来几年确定增长,猪价要是继续往上,他们岂不是赚的不是更多?
4
结语
我是相信周期的,上一波猪周期高点是21元,现在27-30的价格都在预期范围内。但40元的价格有点超出我的想象,但养殖户说起来时却觉得这个价格很正常,而且很必然。
我不信逻辑和必然,只信常识和赔率。
现在想想,当年养殖场被拆之后,躲过了最后一段猪价下行周期,而且自然就躲过了非洲猪瘟。
世间万物因果还是真是奇妙,现在急匆匆入场养殖的博价格的,即使这两年真躲过了非洲猪瘟,赚了大钱,之后的人生又会如何呢?就像在牛市中途里赚了大钱的散户,之后到底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