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黑》日配版出炉,用配音进行二次传播是可行之路吗?

2020-10-20
配音版炒出来的“饭”为什么不“香”?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娱梦工厂(ID:D-entertainment),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0月9日,电影《罗小黑战记》公开了日语配音版的预告,而其声优阵容已经难以用“强大”来形容。

花泽香菜、宫野真守、樱井孝宏、松冈祯丞、丰崎爱生……这些声优都是知名度极高且资历较久的实力派,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能坐镇一方,如今这些大牌声优竟然都齐聚于一处,也难怪网友们都直呼这个阵容“过于豪华”。

拥有如此豪华阵容的同时,《罗小黑战记》在日本上映时也收获了相当不错的口碑,以至于影院席位都供不应求,官方也紧急延长了上映时间。《钢炼FA》的导演入江泰浩更是表示“现在的心情只能用佩服来形容。”,日本很多圈内人士对也都影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种种迹象似乎都像是在说《罗小黑战记》的日配版大获成功已成板上钉钉之事。

然而鉴于《鬼灭之刃》这样的超人气大作的中文配音版本都遭到了国内观众的白眼,又不得不让人担忧《罗小黑战记》的日配版是否能够合乎日本观众的味口。

实际上,近年来像《一人之下》、《魁拔》等国漫都在收获了国外观众的好评之后推出了日配版,诸如《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这样的高质量日漫也都有中配版本,通过变更配音的方式对一部作品进行二次传播的这一举动已经隐隐有了扩大之势,可这些作品在变更配音之后似乎都陷入了叫座不卖座的尴尬境地。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条路真的走得通吗?这样做又会有怎样的利弊呢?

配音版炒出来的“饭”为什么不“香”?

目前,国内对重新配音再传播的实践主要分为两种:挑选优质国漫推出日配版以及对日漫进行中文二次配音。但从实际的效果上来看,两个方向所取得的成绩都不理想。

前者以《凹凸世界》为例,虽然国内都认为《凹凸世界》在日本有相当高的人气,并且作为一部国漫在N站确实有不错的评分,但是这都掩盖不了《凹凸世界》的日配版已经凉透了的事实。第一季的第一话放送之后,《凹凸世界》的再生数从狂跌了3万有多,第四话开始便再也没有上过一万,而第二季则更为凄惨,平均再生数只有几百左右。

(图源来自贴吧)

而后者之中,不妨就拿《鬼灭之刃》的中配版来做代表。尽管中配版本的《鬼灭之刃》还是仅用6集就拿到了千万以上的播放,但大部分的功劳是由于《鬼灭之刃》本身的名头够响,不能掩盖中配版本在国内水土不服的事实。“台词棒读感太大了” 、“总体上有被条条框框束缚的样子,不够洒脱。”,诸如此类的对中配的质疑之声在B站的评论区也有很多。

除了B站的网友对于配音的质疑之外,评分9.0也很能说明问题,毕竟B站的评分都普遍偏高,9.0不算是非常理想的成绩,尤其是原作的评分已经高达9.8,在内容一致的情况下,配音不同引起的膈应感自然就是评分下降的主要原因。

通过更换不同语言的配音,来达到更广泛地传播一部番剧的目的,本是个很美好的期望。尤其是为了担得起《鬼灭之刃》这个IP的重量,中配版的声优也经过了精心挑选。不仅担任主角四人团的声优星潮(剧中为炭治郎)、沈念如(剧中为祢豆子)、李兰陵(剧中为我妻善逸)、皇贞季(剧中为伊之助)几人都是声优中的佼佼者,更是有像姜广涛、杨天翔这些专业的声优老师的加盟。

但实际表现出来的作品仍旧给人一种不适的怪异感,这之中地域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虽然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东亚文化圈,有着相同的文化起源,但地域间的差异仍然是两国交流之间的一道坎,这就导致在翻译台词时难免会有无法翻译或者译稿与原文不贴切的情况发生,比如《天气之子》之中就出现了将宫水三叶翻译成了宫本茂的大笑话。

除此之外,配音是和故事的背景的,如果作品本身的文化背景与本土文化的不符也会导致声优念稿时翻译腔严重,导致产生一种强烈的生硬感。如《鬼灭之刃》这部作品之中充斥着“妖怪”“武士”这类很有和式风格的元素,若中文的译稿不对台词进行本土化就直接进行配音的话,其违和感必定大大增加。

再回到推送不同配音版本这个行为本身来看,这类作品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初次放送后有了一定的成绩再重新配音发行,虽然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新粉丝,但这种“炒冷饭”的举动却很难再引起已经看过一遍的老粉丝的关注。在原作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这些老粉丝的期望值已经被抬得很高,对另一个语种的配音的要求自然也就更为苛刻,尤其是《鬼灭之刃》这种原版配音就极其优秀的作品,粉丝很难对其他配音产生认同,于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新的配音拉胯也是情理之中。

通过配音“炒冷饭”能给中日动漫界带来什么?

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在谈论配音的不同会给一部作品带来什么影响之前,变更配音的最核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一个作品发挥余热,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的国配日漫以及日配国漫都是某一段时间的热门作的原因。

动漫的发行与推广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商业行为,因此通过变更配音来利用一部作品的剩余价值获取利益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而既然有了利益,就会有市场,因此客观上来说,国漫推行日配版的行为,其实也有打开日本那边市场的作用。众所周知,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因此日本动漫爱好者的眼光普遍较高,国产动漫想要打开日本一直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就拿《罗小黑战记》的原版来说,即使它得到了《钢炼FA》的导演入江泰浩的赞桑,影院更是场场爆满,但由于排片的影院较少,上映一周的票房也只有6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38万元)左右。也就是说,虽然《罗小黑战记》在日本的口碑很好,但这只是局限于小部分人的圈子里,大部分的日本路人依然对于国漫不怎么感冒。

而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所提及的豪华的声优阵容恰恰就能派上大用场。换言之,日语配音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噱头,能通过大牌声优以及日本本土化的语言来吸引大量的路人粉,从而为之后进入日本市场奠定观众基础。而日漫的国配版也是同理,对于年龄尚小或是不太了解动漫的人来说,母语配音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和了解一部动漫,客观上的确是扩大了动漫的受众。

同时,对于国内的配音界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磨练。

长久以来,国内的配音质量都一直难以让人满意,对比日本那边成熟的声优体系,国内声优稀缺,功底不扎实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这也导致了很多动漫爱好者习惯了日语配音,部分人甚至到了听到国配就会觉得不自在的地步。

而翻译日本的动漫并进行配音对于国内的配音人员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国内知名的声优山新就曾在B站《鬼灭之刃》中配版的评论区中发表过自己对于译制片的看法,表示“目前国产动画的产量不足以让我们达到;‘多练’的程度,这个时候就需要译制片了。” 、“大量的译制片配音可以让我们不脱节,保证国产动画的配音质量。这对我们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对于日渐摆脱子供向,开始将目光着眼于世界市场的国产动漫业界来说,制作和发行日漫的中配版也是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总而言之,无论是《罗小黑战记》这类的国漫逆输出也好,或是《鬼灭之刃》这样的译制片也罢,这些事物实际都是伴随着国漫的成长而萌芽的。尽管迄今为止都是磕磕碰碰地一路走来,但这全都是国产动漫正在竭力融入国外市场的证明。无论这之中涉及多少圈钱的意味,突破固有的格局,挑战更高的境界总是不是有错的。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