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ID: caimao_shuangquan),作者连东,编辑Seagull,图源摄图网,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虽然一直说不造车、不造车、不造车!但“华为的车”还是刷屏了。
最近上海车展很火,北汽发了一款车,其中一个版本叫“华为HI版”,说白了就是搭载了华为汽车解决方案的一款车,这个解决方案类似手机的安卓或者ios系统,评价很高,王兴就说了,特斯拉终于遇到对手了。
北汽蓝谷跟着就来了三个涨停板,股价几天涨了47%,跟华为合作造车的小康股份也涨停,华为造车概念股呼之欲出。
大家都想跟特斯拉掰掰手腕,包括小米。
2013年,雷军去了两次美国,都去拜访了马斯克。
不聊手机,不聊互联网,雷军就是冲着马斯克这个人去的,他对马斯克太感兴趣了,觉得“这哥们神奇得几乎反常识”,不仅在一个传统工业里面杀出一条路来,还越做越大,不得了。
当然,他顺手还试驾了特斯拉。
雷军从美国回来就写了一篇“小作文”,夸马斯克是个“酷同学”,对特斯拉也不吝溢美之词,当然,他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一批车主之一。
就在那一年,造车新势力也来了,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呼呼啦啦出来好多家,雷军也是蔚来和小鹏的投资人之一。
2016年,雷军又得了一台车。
那时候蔚来官宣了电动超跑EP9,全球限量,只有6台。
李斌自己留了一台,剩下的五台分给了他最重要的五个投资人,除了雷军、李想,还有刘强东、马化腾和张磊。
据说这台车价值148万美元,人民币接近1000万了。
雷军也经常给小鹏站台,在几笔汽车投资之后,2021年,小米也终于要开始造“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了,雷军要进行最后一次创业,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
从2014年刮起的这股造车风潮,经历了中间几年的煎熬,死了一堆企业,在2020年突然燎原。
前有特斯拉,赚钱效应是不用吹的了,鼎盛时,特斯拉市值超过8600亿美元,超过5万亿人民币,直接把马斯克推上首富位置,这自然就吸引了一堆后来者,巴不得在国内立刻复制一个。
造车新势力里,蔚来一直受人关注,数次传出资金链濒临断裂的传闻,股价也跌得乱七八糟,2019年10月的时候股价最低1.19美元,哪知道之后咸鱼大翻身,14个月股价最高涨到66.99美元,狂涨56倍,市值超过了宝马,虽然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赚钱,但起码立住脚了。
小鹏和理想上市稍晚,但是也走出了一波行情,各路基金和投资者都赚翻了。
各路人马纷纷杀来,是因为看到了产业大趋势。如今在中国的造车大军里,有四股势力:
● 传统车企转型,比如上汽、广汽、比亚迪、吉利等;
● 上一波造车风潮的幸存者,比如蔚来、理想、小鹏等等;
● 新的闯入者,比如恒大、百度、宝能、小米等;
● 还有一群参与造车但不造整车的,比如华为、大疆、富士康等。
甚至酿酒的五粮液,造扫地机器人的石头科技,都希望来掺合一下。
传统车厂是要升级,而新入局者则是看到了物联科技、人机互动的机会,硬件、软件都大有可为,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每年十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手机经历过的事情,大家觉得在汽车行业还可以再来一回。
几年前,行情还不是这样。
2015年的时候,李书福批评造车新势力们是“没有身体的灵魂”,后来他就更激进了,“有些企业根本不懂车,也没有很多钱,造车就是为了圈钱”,“互联网造车就是一天到晚瞎忽悠老百姓”。
当时李书福这话说得倒也没错。
在那一阵的造车热潮里,PPT造车的争议就没断过,最终只淘出了不到10家的成品,有的死了,有的在挣扎,有的早已跑路。
当年李斌找雷军的时候,雷军的第一感觉就是,“一谈造车就感觉像是骗钱似的”。
当然,这中间还出现过庞青年这样的真大忽悠,弄了一个“水氢汽车”,说车加水就能上路,着实给市场找了一个大乐子。
不过,几年时间环境大变。
但这么多厂商挤进来,大多数也是要死的,为啥呢?因为造车太烧钱了。
造一台车到底需要多少钱?
李想就曾计算过,他以从零开始到一款车量产卖一年为一个周期,大约4年的时间左右,他的理想汽车“小而美”,所以只需要2亿美元,而蔚来则需要10亿美元左右。
但是,当时他明显低估了资金需求,天眼查的数据显示:
● 小鹏汽车IPO前威廉希尔中文网站 超25亿美元,上市融14.9亿美元,战投+增发,又融超过40亿美元;
● 蔚来汽车IPO前威廉希尔中文网站 超24亿美元,上市融10亿美元,战投+债权威廉希尔中文网站 +定增,又融超过28亿亿美元;
● 理想汽车IPO前威廉希尔中文网站 超21亿美元,上市融14.7亿美元。
三家烧了上千亿,理想的威廉希尔中文网站 额是其中最低的,但也已经比李想预估的2亿多了18倍,即便这样,钱还是不富裕。
据公开资料,恒大已经投入了474亿人民币,而雷军的这次创业,先投入100亿人民币,后续100亿美元,在砸钱这件事上,谁也没法乐观。
投入这么多,人人都赚钱?不可能的,死掉的是绝大多数。
其实这么多年,这种景象我们已经经历过很多回了,每次来个风口基本都是蜂拥而上,不论是干团购、干视频、干直播……干区块链还是干社群,基本都是一个结果,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可以预测的,造车也差不多。
只不过汽车和其他产品不太一样,搞不好是会要命的,试错成本极高。
就算是行业绝对大佬特斯拉,这两天也是祸不单行。
中国这边,女车主在车展上直接蹦上车顶维权,T恤上写着四个大字“刹车失灵”,最后不光被人抬走了,还被行拘五日。
特斯拉也回复了,不妥协。
一名特斯拉高管就回应了,“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真是硬气啊。
差不多的时间,在美国,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行驶期间撞树并引发火灾,车被烧得只剩了个架子,车上两名男子丧生,警方发现,事发时,车辆处于无人驾驶状态。
据说是因为事故车辆没有购买完全自动驾驶软件,事故发生时自动驾驶并未激活。也就是说,他没买软件却用了这个功能,怪谁呢?
这种事故、争议这几年一直没断过。
早年间,大家只关注里程续航,后来电车越来越多,刹车失灵、自动加速,自燃等等问题不时出现,整个2020年,新能源汽车召回45次,涉及车辆35.7万辆,考虑到保有量,这个比例还是不低的。
用个新手机当个小白鼠,实在不行换一个就行,顶多多花点钱,试错成本不高,而汽车如果出问题,后果可不好说了。
在想挣大钱的同时,也希望这些新入局者多打磨打磨自己的产品吧。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