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科技唆麻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是儿童节,参加过很多互联网企业举办的行业大会,最近被安利了一个腾讯组织的青少年科学“小会”,认识了一批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青年。
他们挥舞着荧光棒、不停做着笔记、争取向“爱豆”提问的机会。
他们的“爱豆”是科学家。
大概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个科学家梦。
在那个尚不知科学家意味着什么的年纪,几乎没有哪个小孩不希望自己有一整套《十万个为什么》,没有哪个小孩没有在上课时,偷偷将各种未解之谜藏在课本下贪婪地阅读。
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不再有孩童般的好奇心。所以当腾讯的朋友将这本《成为科学家》给过来时,我一开始权当是和大多科技公司一样,将自家的产品和技术包装成一个宏大命题的产物。只是恰好在飞机上实在无聊,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翻了起来。
细看下来,全书没有一丝商业气息。10 位不同领域的中外科学家的故事无一不是充满温度与生命力。一口气读完,长年被财经商业类内容洗脑的我们,也依然感受到了很强的可读性。
究其原因,大概是以往课本里“扑克脸”的科学家们不再被脸谱化,他们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坠入困境时的失意彷徨。关于以上种种,借用果壳 CEO 姬十三的推荐语:
“这本书收录了十篇中外知名科学家的人物特写,用质朴有力的文字分别向我们展现了顶尖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及经历。华罗庚、陈景润等科学家的故事给我的童年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我相信这本书传递的内容不仅搭建了一座科学家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也为大小朋友们带来了新的启发。”
在向腾讯的朋友了解之后我们得知,推出的这本科学家传记类科普读物《成为科学家》,只是首届“腾讯青少周”为青少年们准备的“追星大礼包”中一道前菜。伴随着全社会对于科学家的尊重,对于科学精神的追求正在不断升温,科学家们正在成为这一届青少年们追逐的偶像。
一个典型的写照是,不久前袁隆平、吴孟超两位伟大科学家离开后,全国自发兴起,以各种形式的实际行动去缅怀与追思。当崇拜科学家,推崇科学精神已经不再只是挂在嘴边,承载着国家未来希望的青少年们,无疑是最应该被光亮关注到的群体。
科学家们是如何
重回“顶流”位置的?
在我们看来,青少年对于科学家崇拜的升温并非心血来潮。“科学家崇拜”早已润物细无声一般成为青少年群体之中的一种潮流。究其本质,我们认为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崇拜科学家,推崇科学精神本就是传统。
这一点,尤其是 70/80/90 这几代人尤为感同身受,身处我们热火朝天建设祖国的年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全社会的共识,大量科技发明涌现,使得很多人从小便立志成为科学家。
而在欧美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推崇更上升到国家层面。比如,欧盟委员会在 1989 年就发起的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每年举办一次,由欧洲国家轮流举办,就是为了发现青少年科学人才。
究其原因,科学家的储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
一来,科学家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最典型的是近几年中国在移动互联网乃至数字经济领域领跑世界,正是源于大量科学家的不断创新;二来,科学家所代表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这一点不妨以我国移动互联网爆发后兴起的新经济公司作为参照。
科学家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是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与国防安全打下基础。
而回到我们关注的青少年,其更是国家未来中流砥柱的预备队。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如今的经济体量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且以增速来看很快将会超越后者。如果仅仅是依靠庞大的制造业体量,并不能真正在国际舞台有更强的话语权。
这一代青少年,无疑是接棒这一历史重任的主力,正如马化腾在《成为科学家》序中提到:
“作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公司,腾讯有责任把‘向下扎根’的工作做深入,真正营造良好肥沃的创新土壤,滋养基础研发和前沿探索,让原始创新在中国深深扎根,从而把应用创新的‘地基’打得更深更牢靠。”
另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这一代青少年有更多接触科学内容的途径,也已经自发萌生了对于科学家的崇拜。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家熟知的毕导、李永乐、无穷小亮等“知识网红”,早已不再局限于小众圈层,而是真正彻底出圈。这背后最大的源动力在于,互联网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形式,也同时降低了信息获得门槛,青少年们的好奇心被不断地激发。
但说到底,大多数“知识网红”的确有着高学历,却不是全情投入科研的科学家。而科学家们虽然在基础科研第一线,有着更为扎实的学术背景,掌握更前沿更权威的科学信息,但埋头科研的他们往往很难融入互联网社交语境,大众曝光率也较少。
喜爱与追逐源于接触与了解,如果青少年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有影视娱乐明星,我们又怎能一味苛责他们只会“追星”呢?这就必然需要搭建桥梁,让科学家走到聚光灯下。
让科学家成为“明星”
核心在于营造推力与拉力
推力在于好奇心,回想为何我们这一代人儿时立志成为科学家?根本在于好奇心。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欲与好奇心最强的阶段,而科学家的本职工作便是不断探索未知。
拉力则在于认同感,青少年阶段孩子们心智半熟,敏感且细腻,迫切需要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可。而全社会对于科学家的推崇,自然会使青少年为科学家这一职业贴上“酷”的标签。
回看刚刚落幕的首届腾讯青少周,其中的一系列细节不难看出腾讯对于营造推力与拉力的关注。
青少周两大核心活动之一,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就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由新一代的“小科学家”给世界大科学家颁奖。会上发布的《年度青少年科学看点榜单》也正是此前由 158 万中小学生票选出来的他们最关注的领域,然后腾讯再把相关领域最有代表性的科学家请到现场和孩子们交流并做分享。
打入青少年好奇世界的中心,推动他们关注科学话题,换言之就是提升推力,由科学家们从专业的角度引导青少年们的好奇心去到探索与学术层面。
同时,营造对话的平等氛围也很重要。这一代青少年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广,有着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注重互动的活动,使得青少年们不再需要仰望科学家,而是以朋友的形式平等对话,更高效沟通与吸收。
科学家们也不再需要去拟一篇可能令青少年们昏昏欲睡的发言稿,而是在自己的领域见招拆招,进行一场朋友之间的对话。青少年也作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与科学家们有来有回。
在与科学家面对面的交流环节,孩子们不仅能提出天马行空的猜想,更不乏成年人也赞叹其深度的专业问题。比如,就有一个孩子对“量子鬼才”陆朝阳说:“他们问的都很高深,我来问个基础的。量子相干叠加态与量子纠缠有什么区别?”现场很多大人都笑了,小小年纪也是老凡尔赛了。
平等对话更为科学家与青少年带来了难得的友谊。比如科学小会的颁奖少年武墨湲,就不仅等到了心中偶像腾讯AI Lab和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的签名,还与偶像现场交换了微信。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二学生,其于2020年获得了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计算机金奖等知名科学大奖。
由于墨湲从小跟姥爷长大,感情深厚,在得知姥爷得了脑小血管病后自发进行研究,通过机器学习可以对此疾病进行早期筛查,帮助更多患者。张正友老师听说她的故事后,表示自己会经常发一些相关领域的朋友圈,可以一起关注和交流。
从落到实处的活动来看,重量级的科学家阵容是拉力的保证。
科学小会虽叫做“小会”却是“高规格”,今年邀请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中国科学院院士、“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首席科学家潘永信, “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等重量级嘉宾与青少年面对面。而往年的科学小会邀请的嘉宾还有拍摄全球首张黑洞照片的科学家艾弗里·布罗德里克(Aveary Broderick)、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等。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今年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上,给化学领域科学家颁奖的欧云皙同学,来自刚刚脱贫的四川大凉山雷波县,她在颁奖词中提到:“袁隆平爷爷说过: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虽然生活在凉山腹地,但我们学校和成都七中共享一块屏幕,可以同步上网课,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拼命学科学,希望以后能考上哈工大,做一粒国家的好种子。”
直播中不少评论表示这孩子的话听得让人泪目,念颁奖词的欧云皙眼里同样闪着泪光。正如蕴含着教育智慧的论语中那句老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换言之,只有站得足够高,视野才足够广。动辄院士级别的科学家,不仅能保证带给青少年们的都是各个领域目前国内最权威、最前沿的知识;对于还只是白纸一张的青少年们而言,榜样的力量更是无穷无尽的,能为其成为科学家之路提供强大的拉力。
互联网公司与青少年科学启蒙
实际上,除了以上提及的新书、科学家直播间和线下活动科学小会之外,腾讯青少周还联动了大量自家的平台共同助力。
比如,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旗下首款“伴学伴玩”青少年知识分享APP“成长星球”将来全新升级;阅文旗下QQ阅读则将推出“阅文青少年优秀科技读物推荐书单”。
腾讯教育则携手腾讯青少年科技学院、腾讯扣叮推出“想象力与科技同行”青少年科幻系列活动;腾讯扣叮还将上线“编程第一课”APP;微信支付的“知识星光”公益计划也将开展《成为科学家》科普书籍捐赠行动,帮助更多乡村孩子踏上追光之路。
不难看出,腾讯联动了整个集团内大量资源力量支持青少周的举办,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天文爱好者,程序员出身的马化腾,长期以来都在关注基础科学研究。其更是在 2018 年全国两会上提过多项关于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网络素养,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的建议。
他表示,目前青少年缺乏对科学事业的向往,师资力量和研究成果也非常匮乏,并且存在欠发达地区缺乏接触科技的机会等问题。在此后,腾讯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上的投入更是进一步加速。
以举办了8年的WE大会为例,其不仅联合科学少年相关组织加入了青少年分论坛,更邀请不少“小记者”与科学家互动。在去年的WE大会上,更进一步在线下组织了多场“观影会”邀请学生、教师、专家等各界人士观看直播,探讨相关科学话题。
在不断提高青少年在自家的科学交流活动中的参与度之外,腾讯还进一步为全社会青少年的科学交流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比如在 2019 年 1 月,腾讯青藤就通过与天仪研究院合作的“青腾之星”卫星,开启太空+科技+青少年教育的新路径,激发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兴趣。此外,腾讯还通过腾讯青少年科技学院联动内外资源与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合作,向青少年输出科技教育内容。
不难看出,腾讯并不只是简单地做“链接”,而是一直不计成本,联动了许多机构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参与进一步上探到基础设施层面,长线地投入青少年科学教育这一领域。
站在商业的角度,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投入对于公司业绩几乎毫无贡献。腾讯为何还要继续?
一方面,过去十余年,大众更关注实用主义。但在近两年,行业开始反思,为何国内的创新更多集中在应用创新而非技术创新。马化腾就曾呼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
“最近中兴、华为事件愈演愈烈,我们也时刻关注贸易纠纷是否会演变成科技战。因此,如果我们不继续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下苦功,我们的数字经济就是在沙堆上起高楼,难以为继。更谈不上新旧动能转化或者助力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马化腾于 2018 年提出科技向善作为公司使命和愿景的一部分。作为一家立足于社交、内容等领域的巨头,腾讯服务着全年龄段用户。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有着巨大青少年群体作为用户的自家产品,本就是极好的推动“科学家崇拜”的载体。
正如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曾表示“我们不仅要善用科技,也要用科技更好地启迪未来,助力年轻人打开对未来的相信。因此启迪青少年成长,也是我们践行科技向善使命的重要工作。”
庄子中有这么一句话: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腾讯如今看似“无用”的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上的投入,引领科学追星新风尚的努力,实际上正是在为未来国家与未来世界的“大用”打下地基。
最后
此次腾讯青少周,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们。
那位要做“国家好种子”的欧云晳同学,在腾讯科学小会的现场写了这样一篇日记:“到底什么是追星?追什么样的星?这是值得每一个青少年思考的问题……引领时代的科学家多么伟大,他们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有一天,在中国孩子长大了,社会需要我们了,我们也要站出来,站在他们的身后,也走向他们的身前,踏上科学的征途。”
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当对于科学家的崇拜,对于科学精神的推崇,逐渐成为青少年中的主流,便会有越来越多像欧云晳一样的青少年将科学事业作为成长道路中的最高追求,并在未来成为国家之栋梁,把这种科学的精神也不断传承下去。正如马化腾在《成为科学家》序中的一句话:
“如果我们更加尊重科学,更加敬重科学家,更加敬畏未知世界……那么,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迎来世界级科学大师和科研成果的“寒武纪”大爆发。”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