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雷科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这两天汽车领域最大的热点非Rivian上市莫属,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各类行业新闻,只要是与Rivian上市相关的话题都被推上了热门。从这些文章里,我看到了Rivian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其创始人艰苦的创业道路。
毫无疑问,随着Rivian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发行1.35亿股股票、筹资近120亿美元的事情尘埃落定,这家被誉为“特斯拉杀手”的造车新势力算是成功渡过了危险期。当然,作为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七大IPO,Rivian确实值得大书特书,要知道刚破万亿美元市值的特斯拉当年IPO市值也不超过20亿美元,募资仅为2.26亿美元。
当Rivian上市后市值超过860亿美元,比肩通用汽车(860亿美元)并超过福特汽车(773亿美元)时, “特斯拉杀手”的说法更是喧嚣不止。
Rivian是不是特斯拉最大劲敌?当然是,就连马斯克也忍不住寂寞,在Rivian上市前就跑出来调侃一番,“或许应该要求他们在IPO之前,每10亿美元的估值至少交付一辆汽车”,Rivian的威胁可见一斑。
至于Rivian是不是特斯拉唯一的劲敌呢?很明显并不是。在新能源时代,每个造车新势力都想做特斯拉的对手,Rivian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随着新能源发展的深入以及资本市场持续看好新能源赛道,未来将会有不止一个像Rivian这样被誉为“特斯拉杀手”的企业登录资本市场。
Rivian会成为下一个掉队的特斯拉劲敌吗?
事实上,Rivian之所以被看做是特斯拉的劲敌,是因为其推出的纯电动皮卡和纯电动SUV与特斯拉的特斯拉Cybertruck和Model Y高度重合,而且其产品所表现出的高水准甚至可能对后者的市场地位造成威胁。不过成为特斯拉的劲敌很容易,但要做到不掉队却非常困难,过去的几年间,在新能源的赛道里已经有不止一个特斯拉劲敌掉队了。
早年间,同是美国电动汽车企业的Lucid就被认为是特斯拉最大的对手,当时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团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来自特斯拉,其中12位核心高管中有6位拥有特斯拉背景。由于拥有极其浓厚的特斯拉元素,Lucid公司甚至被业内戏称为“特斯拉复仇者联盟”。
除了特斯拉元素浓厚外,Lucid公司的产品也是直接对标特斯拉,例如它发布的首款车型——Lucid Air,Lucid官方也毫不忌讳地其唯一对手就是特斯拉Model S。
由于Lucid Air在续航里程和售价方面都比特斯拉Model S占优,自发布以来就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车型。不过Lucid公司后续的发展并不顺利,截止到目前Lucid Air仅仅交付了520辆。可以说,特斯拉早年间遇到的产能危机,Lucid公司至今仍未解决。屋漏偏逢连夜雨,交付上不来的Lucid公司还在持续亏损。在此前提交的招股书中,Lucid就表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它们已经累计净亏损约为44.958亿美元。毫无疑问,在没有解决产能危机问题前, Lucid公司实质上已经掉队了。
相比于Lucid公司还能进行小规模交付,曾喊出“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超过马斯克,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并创立Nikola Motor的特雷弗·米尔顿如今已经消失在主流的视野当中。推出过Nikola One重卡以及电动皮卡Nikola Badge的Nikola Motor早前通过借壳上市,市值最高达到320亿美元,成为全美市值第三大车企,只不过随着订单造假曝光以及持续亏损,如今的Nikola Motor市值已经从最高点滑落到50亿美元。
与Lucid公司与Nikola Motor不同,R.J.和他的团队早年考察美国本土的实际市场时就发现了特斯拉缺位的新市场——轻型电动卡车。而皮卡电动车在美国恰好是个极其讨喜的赛道,市场规模较传统汽车也更大、利润更高。
除此以外,其自主研发的电动传动系统滑板(Skateboard)平台也是Rivian旗下所有电动汽车的核心,目前所推出的电动皮卡R1T、电动SUV R1S都是出自于此。
最为重要的是,与特斯拉一样,Rivian也是尽量在汽车各个方面都进行自主研发,目前它已经在动力系统、电池技术、车内信息娱乐和连接系统、集成安全系统、底盘和ADAS系统做到了自给自足,这样的优势在目前芯片短缺的时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虽然Rivian看似前景一片美好,但并非没有生存危机。与Lucid公司一样,Rivian也存在着巨额亏损与产能危机。根据Rivian提交的招股书,其在2019年、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4.26亿美元、10.18亿美元;而今年上半年,Rivian的净亏损更是跃升到9.94亿美元。
此外,在交付上,截至10月底,Rivian公司生产和交付数据分别仅为180辆和156辆,不过据相关媒体曝光,其目前交付用户几乎全部为公司员工。这样的操作虽然特斯拉、蔚来等车企都做过,但很容易陷入关联交易的丑闻。
目前来看,Rivian和Lucid都只是进行了小规模交付,远远没有达到销量10万辆的量产门槛。虽然Rivian已经手握近5.5万个订单,但是根据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这些订单需要在2023年底完全交付。说实话,这样的交付速度不算慢,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一旦特斯拉腾出手来把重心放在美国市场,还在起步阶段的Rivian在特斯拉的挤压下,能不能撑过最困难的产能爬坡阶段也是值得怀疑的。
中美电动车市值差异很大
对于Rivian上市后的高市值,相信很多人难以理解。不过有着特斯拉珠玉在前,目前仅进行了小规模的Rivian被资本市场认为潜力无限也是情理之中。目前的Rivian高市值的基本逻辑是,新能源车已成为大趋势并且市场认可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未来;其切入皮卡和SUV领域的策略也很讨巧。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所有新车销量中,SUV约占一半,皮卡约占20%,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手握近5.5万个订单量的Rivian拥有不错未来。
当然,此次Rivian之所以被资本市场看好还有一点就是它所推出的EDV已经拿下了亚马逊10万辆的订单,外界相信这笔巨额订单带来的利润可以支撑它渡过产能爬坡的危机。
事实上,不止Rivian市场很高,就连此前才开启交付的Lucid公司最近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截止到美东时间11月10日收盘,Lucid市值自进入11月后已大涨133.53亿美元,目前市值已经接近660亿美元。
相比之下,同样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目前的市值就有些相形见绌了。截止到现在,2018年登陆美国的蔚来汽车市值大约为627亿美元,而在2020年同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小鹏与理想市值分别379亿美元与306亿美元。
要知道,相比于Rivian与Lucid,目前“蔚小理”已经进行了大规模量产,甚至已经踏进了销量10万辆的量产门槛。如果是以Rivian与Lucid的市值逻辑来看,深耕中国市场的“蔚小理”就算比不上特斯拉,市值也应该要比刚进行小规模交付Rivian与Lucid更高,但现在明显不是。
那么到底是Rivian、Lucid被高估还是“蔚小理”被低估了呢?我想,应该两者都有。
或许Rivian、Lucid描绘出的未来让资本市场看好,目前市值也走到高点,但这一切都需要未来的发展符合预期,它们目前的市值才有机会继续保持甚至走高。另外像现在高光的特斯拉曾经也遭遇过市值暴跌,一度陷入破产边缘,如果Rivian、Lucid没有兑现自己上市时的承诺,它们的市值很快将从高点滑落。
目前Rivian、Lucid高市值逻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它们浓厚的美国元素。以Rivian为例,根本曝光的信息来看,它的背后站着一堆大佬,投资阵容除了亚马逊之外,还有福特和黑石、T. Rowe Price Group、Soros Fund Management、Fidelity Investments以及Baron Capital Group。就像特斯拉一样,马斯克张扬的性格和各种投资搞大项目的经历极大地赋予了特斯拉品牌溢价。如果换一个CEO,特斯拉的市值是否再次破万亿美元也是值得怀疑的。
相比之下,“蔚小理”就低调很多了。虽然它们都是在美股市场上市,但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汽车市场认知明显不如本国,所以美股上市的“蔚小理”市值略微低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如果把小鹏、理想汽车港股的市值也算在一起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小鹏、理想的总市值并不逊色于Rivian、Lucid。考虑到一车没卖的恒大汽车在港股也曾飙到6000亿港元也就是接近800亿美元的市值,刚进入资本市场的Rivian、Lucid获得市场的追捧也是情理之中。
此外,一向被外界认为是传统车企的比亚迪汽车目前的市值也不低。目前已经在港股、A股市场上市的比亚迪总市值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如果以特斯拉为标,按照美国对新能源的估值逻辑来看,第三季度卖出超过20万辆的比亚迪市值理应更高。
毫无疑问,如果是以美国资本市场的逻辑来看,像“蔚小理”这样的中概股以及比亚迪的市值都存在低估。一旦反过来,如果以中国资本市场市值逻辑来看,目前处在高点的特斯拉以及Rivian、Lucid都存在高估。不过这样对比也可以说看出,中美资本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你很难说这是否合理。
总结:对于Rivian高市值上市,很多人大呼狼来了,甚至有人认为Rivian会成为继特斯拉后中国市场的第二条鲶鱼。事实上,中国新能源企业没有必要妄自菲薄,由于中美资本市场的差异性,可以理解Rivian受到追捧,但要形成威胁明显有些言之过早。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新能源的零售渗透率也达到13%,其中10月份,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更是高达36%,可以说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并不逊色于合资车企,甚至随着中国品牌的逐渐强大,未来主流外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能否有实力与中国品牌一较高下,还是个未知数。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