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发财,NFT给插画师们带来了什么?

2022-06-04
ee
北京移动互联网
面向女生的新一代场景社交
最近威廉希尔中文网站 :|2016-01-06
我要联系
寻找Web3时代在普通人身上留下的印记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指北(ID:hlwzhibei),作者 枕溪,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对于文创产业来说,过去两年它们似乎被格外“青睐”。疫情的常态加速了消费市场的“原子化”,Web3被公认为下一阶段最重要的增量来源,最能直接体现“Web3”魅力的NFT则成为了创投圈访问量最高的关键词。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NFT如何为“出版物”“创意”“文化作品”创造更大的价值,然后直接转化为消费市场层面的“善意”:

有数据显示,仅2021年国内数藏平台就发售了大约456万个NFT作品,总发行量市值约1.5亿元,主要集中在文博、非遗、体育、影视、动漫、潮玩——“瞬间售罄”是常态,最快记录看起来是由西北音乐人“张尕怂”创造的,他在TME上推出了数字藏品3D手办系列盲盒“土潮歌”,据媒体报道上线1.3秒1027份产品全部售罄。

这种速度甚至让学界也为之触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在2021年年底发布的《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文化遗产研究报告》,就从学术层面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文化”的前景,论调是肉眼可见的乐观。

但NFT能够给文创产业的普通从业者们带来什么改变吗?这个问题就显得相当“理想化”了。

政策在理论上提供了非常友好的环境。以成都为例,今年2月,中央网信办会同中央宣传部等部委下发《关于印发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的通知》,成都市成功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而成都市在今年4月响应了“通知”,进一步下发《关于征集成都市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应用场景的通知》,为创业者、相关技术人才全程开绿灯。

NFT在文创领域的应用初衷也更多是为了维护普通人的权益,“唯一性”是区块链技术的名片,早期的应用场景就建立在溯源、防伪、防盗用等环节上,NFT则进一步丰富了创作方式——收集创作者的一些零散创意(保护好这个零散创意不被盗用),这些零散创意将得到机会“组成充满随机性的”新产品——Eon等现象级Web3产品正是建立在这个逻辑上。

但出现在我们信息流里的NFT普通人,似乎总是围绕着“造富”两个字展开。Beeple的《每一天》拍出 6900 万美元的那一天,被认为是“唤醒NFT市场的那一天”;发行平台OpenSea的两位创始人Devin Finzer和Alex Atallah,获得的灵感来自知名财富密码“加密猫”Cryptokitties……

为了让这个问题得到更具体的回答,我们联系了一些身边的文创产业从业者,试图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寻找Web3时代在普通人身上留下的印记。而在这些朋友里,小栗星是最web3的一个。

她是一名插画师,曾经在上海的广告公司工作,后来搬回成都,做起了自由插画师。

从去年开始,她和朋友正式接触NFT项目,也收到过一些初创NFT团队的合作邀请,但认真考虑之后并没有接受。目前,她把NFT当做自己事业的“副线”剧情。

以下内容整理自小栗星的自述。

“没有版权,再多分成也不考虑”

我是从去年开始比较深入了解NFT的,起因是给成都一家正在招人做NFT插画的区块链公司投了简历。在这之前,我们虽然混过“币圈”,但对NFT的了解其实也只是“看看新闻”,包括Opensea(这个全世界最大的NFT发行平台)也是去那家公司面试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的。

但那时我们还没有做NFT的想法,因为看了那些网站上的作品其实比较失望。

(成都举办的一场“NFT+艺术”研讨会)

一些(网站上)排名靠前的作品,在我们插画师看来还挺粗制滥造的,就感觉是挣快钱的生意,不长久。直到今年,国内一个团队通过“站酷”找到我们说一起做NFT,并把我们拉到一个大群里,才开始了解国内的NFT市场。

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国内的腾讯(幻核)、阿里(鲸探)等公司都在做NFT,但感觉国内大部分还是偏中心化,没那么专业,和Opensea的差别蛮大。再加上我们也看到(全球NFT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蛮有艺术性的作品,觉得这个市场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说不定未来它真的会是一个很好的线上艺术交易方式。我们也就真正开始尝试制作NFT。

还记得我们被拉进的群已经是2群了,有500个人,基本也都是一些插画师和设计师。保守估计那个团队可能建了两个群至少一千人。虽说是合作,但对方的诉求简单,给的自由度比较高,一般是给大概的方向,比如NFT市场里哪些类型比较好卖,其余的就设计师自己来创作。

接触下来,他们提出的合作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买断,例如一个小元素就几十块钱。一次性买断后,剩余的操作都和我们无关,这种方式我们很难接受。另一种是销售之后给我们30%的提成,但后期版权还是归他们,也不会给我们署名。

他们对于抽成70%这件事给出的解释是,大部分搞插画设计的不懂程序,画师只需要画一些元素,剩下的要交给他们的程序员去自由组合。意思就是不借助他们的平台,只靠画师很难出一个完整的NFT作品。

但我问了一个程序员朋友,这种程序其实是开源的,他们就是想利用这个信息差让我们和他签约。当我在群里说这门技术是开源的,我这边可以免费给大家提出帮助后,就被那个群主移出群了。

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事,是我问他们团队要成功案例,他们给不出来,所以也就明白他们的项目还属于一个起步状态。像他们这样不用任何支出就可以拿到版权的做法,就有些像骗稿。因为这些原因,我们最终没有和他合作。

再后来我们也遇到过别的人来谈合作,给到我们的提成比例有40-50%,但大部分还是30%。其实国内有很多试水NFT的公司在招插画师,靠这种方式,如果插画师想进入行业还是很容易。但我们还是想做自己的系列作品,打造自己的IP。比起分成比例,我们唯一担心的还是版权问题,如果版权不属于我们的话,分成再多也不会考虑的。

“如果和炒币比,NFT真实太多”

按照传统路线,插画师的工作内容可以分为接商单或者做自己的创作,然后衍生IP走版权路线。由于我更多是做商业插画,所以大部分时候作品一出来版权就属于甲方。相当于我售卖的就是作品的版权,日常收入在1-2万左右,具体多少和接单数量挂钩。

(小栗星的作品)

尽管现在我还没有靠NFT实现收益,但觉得市场在往艺术数字化的方向上发展,这是一个利好趋势,(我觉得)NFT有可能革新整个艺术品交易市场,(因为它可以让)像我这样的插画师也能有机会做自己的创作,让它产生价值,所以我空余时间都会研究。

一直以来,纯粹的艺术交易市场都很难,尤其是线上艺术交易。举个例子,不是每个作品都像《蒙娜丽莎》一样有线下的唯一性支撑。更多的情况可能是你画一幅画,它可以在线上被复制无数遍。NFT可以给作品编号,然后限量售卖,但总归还是要靠唯一性才能有价格提升。

大多数愿意为NFT付费的人,除了有对艺术品本身的喜爱,也有一部分人会觉得这是有投资价值的。对于我们商业插画师来说,NFT是增加作品商业价值的,我们就会很现实很直接地考虑作品如何能卖到更多的价钱。

虽然现在NFT市场和传统艺术交易市场没得比,但如果拿NFT和比特币、以太坊比较,就会觉得NFT的产品它是真实存在的,起码算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在整个区块链的市场里能够被真切感知到。

我以前混过“币圈”,币圈也分主流币和山寨币,比特币更像是一个神话传说,而以太坊就分很多技术链条,这些还是比较正面的(区块链落地案例)。相当多的山寨币是专门用来炒作赚快钱的,它可能一天涨几百倍一天跌几百倍。

“币圈”有点像区块链泡沫,可能有一天会完全消失。但对于进行NFT设计的插画师来说,我们其实是不受什么侵害的。我们的作品是实际做出来了,而NFT只是它呈现的另一种方式或者说框架。形式是次要的,作品才是主要的。所以我们会觉得NFT和其他区块链产品最大的区别,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

至于政策对这个行业有什么影响,是支持还是反对,对于我们而言并没有太大关系。

哪怕这个产业有一天突然坍塌,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我们不投(作品)在NFT上。因为画出来的作品是实打实在那里的,能赚钱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即使不靠它赚钱,我们也积累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东西。现实一点讲,现在的NFT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一个锦上添花的存在,可能会比你兢兢业业搬砖要更容易一些。

现在我们已经在国外平台了注册账号、钱包,交了手续费,实际操作下来花了一百多块,虽然钱不多,但发现其实门槛很高。像是在国外注册、交燃油费、注册个人钱包,上传NFT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程序生成很多个不同的随机组合。也许很多人了解过NFT,也想过去实行,但因为这些门槛可能会中途放弃,我们身边还没有做得比较成熟的设计师。

其实我们还是非常愿意和国内的公司合作,但目前看下来还没有遇到特别满意的。国内也还没有什么做NFT很成功的独立设计师,更多的人还是在和博物馆合作之类的。

(三星堆已经有了NFT想法)

当然这也和国内的环境有关,一些NFT或者叫数字出版物平台都是大厂做的,更像是他们自己信息链的东西,和真正的区块链市场是脱节的。

所以我们暂时没有打算做国内市场,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国内还是偏中心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腾讯、阿里的平台现在还不允许二次转卖。这些事情给我们的感觉就是NFT在国内要真正做起来是很困难的。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