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资本孙荣涛: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投资机遇与挑战

关注
一手
广东电子商务
服装供应链电商平台
最近威廉希尔中文网站 :C轮|4000万美元|2014-09-29
我要联系
中石化资本董事总经理孙荣涛在新能源专场演讲的精彩观点如下

8月22-23日,2023 DEMO WORLD企业开放式创新大会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创业邦主办,松江区经济委员会、松江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国家级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松江区佘山镇人民政府协办。

大会以“拥抱开放”为主题,邀请200+跨国公司及本土企业创新领袖,聚焦开放式创新,通过演讲分享、报告发布、榜单评选、案例展示、需求对接等多种方式,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在行业中的流动,加速世界各地的企业在中国成长。

会上,中石化资本董事总经理孙荣涛在新能源专场演讲的精彩观点如下:

1. 氢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景广阔。

2. 氢能市场规模尚不大但成本每年快速下降,预示着会有行业爆发的拐点。

3. 氢能产业的投资机遇和挑战并存,制、储、运、加、用环节均有机会。

以下为演讲/对话内容,由创业邦整理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为了探讨氢能在双碳背景下的投资机遇与挑战,创业邦邀请了中石化资本董事总经理孙荣涛先生进行主题演讲。

image.png

孙荣涛说:过去几十年里,氢作为化工原料被广泛使用,尤其在炼化领域。2019年前氢能作为能源的应用相当有限,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作为动力能源,其发展缓慢且局限。我们在能源行业中,通常从效率、成本、易用性、规模化等角度评估一种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和电相比,氢在很多方面劣势较大,但也有优势,尤其在能量密度、、自带储能特性等方面。自19年后,全球对氢作为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特别是在减碳背景下。中国的双碳目标,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为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全球范围内,减排、碳中和等目标成为共识,而氢能作为能源,在降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政策方面,从氢能产业补贴到产业规划层面政策不断出台;从市场方面,氢能产业企业大量涌现;从技术方面,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所以我对氢能的前景十分看好。

尽管有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去年电解槽总出货量约800兆瓦,国内加氢站数量累积250-270座。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整体规模尚不够大。氢能产业目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经济性等。投资者应保持耐心,认清这些挑战。

不仅中国,全球范围内其他发达地区同样在加速发展氢能产业。从技术角度来看,海外的“制储运加用”产业链各段的核心技术大多更为成熟。制氢技术方面中国在碱性电解槽方面具备成本优势,以及在碱性带压槽性能和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更多进展,但是过往海外制氢项目的总规模和速度仍超越国内。全球已建成约1000座加氢站,而且70兆帕的高压加氢站数量相对较多。各国氢能下游应用情况各异,交通领域显然至关重要,此外日本已开始实施固定式的热电联供。这些构成了目前全球氢能发展的典型格局。

尽管当前氢能产业的规模尚不大,我们却能看到其迅猛增长的趋势。氢能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虽然规模尚未大幅扩张,但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却在大幅降低。由此我们可以预测,一个重要的拐点将会到来。这个拐点目前并不依赖于规模,而是源自于各产业企业的投入、技术的迭代以及发展路径的独特性。当三个驱动因素——政策、成本和减排——齐备时,拐点将不再遥远。在我看来,许多分析报告关于2030年至2050年间氢能产业迅猛增长的预测是值得认同的。三个驱动因素的协同作用将导致产业增速的急剧加快。

孙荣涛说:在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有必然性的,更是刻不容缓的。我们明显看到,成本下降并不只依赖于规模效应,通过产业各环节的投入和技术不断创新,氢能产业已经展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大规模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我们正在等待一个重要的拐点,它会在三个驱动因素充分准备的时候出现。要确定具体的时间点,我们需要通过每个产业链的降本路径和降本速度分析,同时辅以地区资源禀赋和场景发展情况的分析。

中石化作为国家氢能链长单位,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中石化资本公司在氢能产业链上布局广泛,中石化业务部门在绿氢项目和加氢站建设投入巨大。2021年公告的库车2万吨绿氢项目是当时全球最大氢能项目。去年中石化又对外公布了更大规模的两个项目,分别是鄂尔多斯3万吨风光融合绿氢项目和乌兰察布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中石化在交通领域也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建设1000做加氢站保底600座的目标。

最后孙荣涛说到:探讨氢能产业各个环节的投资机遇和挑战,制、储、运、加、用均具备机遇,氢能投资眼光要放长远。制氢领域是近期投资热点,全国已有38个处于不同进度的万吨级绿氢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超1480亿,产氢总量预计将超221万吨。。在中短期内,碱性电解槽可能仍是国内技术主流,但海外PEM电解槽出货量更多,长期国内是否也会顺应这个趋势值得深入探究。此外大规模波动性绿电制氢对传统设备提出新要求,行业须臾革新。在储运环节,高压气态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可以关注液态,固态以及管道输氢的先进技术,为氢能的长期发展做储备。加氢环节还是关注核心设备与零部件的国产化。氢能下游交通领域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但应保持乐观,关注八大核心零部件的长期投资机会。最后经济性问题目前还是全产业链的挑战,可以降本增效的设备和关键材料将会是需要持续关注的投资机会。

氢能作为能源正在变革成为我们的能源系统中主要的能源品类之一。一种新的能源的变革过程中必然伴随各种声音和起起伏伏,经历其中是幸运的,若要把握这次变革机遇,需要持续投入、增强耐心、掌握时机。氢能产业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领域,谢谢大家。

更多活动大会一手信息,欢迎加入创业邦会员,现场聆听一线投资人、头部企业家精彩分享,掌握最新创投趋势!

图片

27567280c7caafd95829dc36c70450d.png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