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复兴之路,挑战才刚刚开始

2024-05-08
一时的情怀无法真正托起品牌,娃哈哈还有几场“硬仗”要打!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经销( ID:New-distribution),作者: 陈思廷,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01标志性人物引发的互联网风暴

2月25日,中国饮料行业的教父级人物、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先生因病逝世。

宗庆后先生身上有太多值得民众纪念的东西,围绕着他的离去,中国互联网卷起了一场持续的全民讨论风暴,而沉寂许久的娃哈哈,也迎来了一波泼天流量。

把今年互联网的3月,定义为“娃哈哈月”毫不为过。

线上热情一直延续到线下,娃哈哈产品一夜之间铺满整个城市的线下终端,许多终端主动把娃哈哈产品放进了冰柜……

图片

不用赘述更多,娃哈哈2024的超高增长没有任何悬念。但我们现在就能确定娃哈哈迎来了真正的复兴吗?恐怕还不能。

一时的情怀不可能真正托起品牌,“封神运动”也有一定概率变成双刃剑。今天和昨天的娃哈哈,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我们可以说,娃哈哈走上了复兴之路,但它真正面临的挑战,是有没有真正跨越或清除了一直阻挡它前进的障碍。

从这个角度看,娃哈哈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我们试着从品牌、产品、渠道及营销队伍四个层面来看看娃哈哈的复兴还要打哪几场“硬仗”。

02品牌封神后要“如履薄冰、如临大敌”

喜欢不会让人失去理智,爱却毫无道理可讲,而且爱恨的转换往往就在一瞬间。

江南春老师曾讲过“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企业给消费者纳的投名状”。消费者天然拥有喜欢、评价、讨论甚至憎恶某个品牌的权利。

“娃哈哈月”之后,说娃哈哈在品牌层面已经“封神”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评价。但消费者对它付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就一定会有前所未有的要求。

这种热情已近乎于“爱”,是在互联网情景和舆论影响下,消费者在自己脑海里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娃哈哈”,并单方面宣布“我爱你”。这种力量之强大,这两个月每个人都体会到了。

娃哈哈很优秀,但真实的娃哈哈并不是消费者心中那个人格化、完美化的“娃哈哈”。爱你的时候,消费者会选择性失明看不见你的缺点,并勇于在舆论战斗拼命捍卫你。

但是,当热情褪去,有的消费者再也不能接受你的缺点,甚至不是缺点,就连你的“不够完美”也不能接受。这时,他们将可能成为最积极的倒戈者,在呐喊中推倒他们亲自塑造的神像。

图片

现实的人群中,这样的人占比可能很少,但他们将会以极高的效率在互联网上聚集成一个数量巨大、舆论战斗力极强的群体。没办法,这就是今天品牌必须面临的传播环境。

4月底,舆论上的“娃哈哈潮”开始平息的时候,接下来的90天才是关键。爱情上有一个著名的“三个月定律”,一段恋爱的稳定性在三个月后就能呈现出来。娃哈哈品牌与热爱它的消费者之间,也有这个规律,甚至时间要拉长到180天。

娃哈哈的品牌、人事、产品等各个方面,在接下来的3到6个月,必须要有“如履薄冰”和“如临大敌”的心态和行动,才有可能平安降落,保持品牌与消费者的稳定关系。

03历史命题:新的百亿大单品在哪儿?

其实这也是娃哈哈全国经销商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整个三四月,娃哈哈全国层面都出现了持续性缺货。我们调研了部分娃哈哈经销商,基本反馈都是缺货,拉货都得去厂里排队,在缺货状态下三四月经销商业绩基本普涨都在40%以上。

据了解,娃哈哈全国所有基地都在扩产,预计再有两个月基本能解决供给问题。

产能问题好解决,但产品创新却并非易事。

娃哈哈今天最能打的三个大单品:AD钙奶、营养快线、纯净水,都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前的单品。

纯净水是可以做成经典单品的,只要品牌焕新成功就可以。

AD钙奶、营养快线仍然规模百亿,但长期来看这个品类已经颓势明显了。“营养”今天已经不再是饮品的第一需求点了。要不要升级,向哪里升级,都需要找到正确的答案。

图片

客观讲,娃哈哈在产品创新上,基本错过了整个“无糖”时代。它今天的江湖地位,仍然是靠三驾老马车带来的。

没有迎合时代主流的成功创新产品,娃哈哈即便进了城,也很有可能还会被打出去。事实上,娃哈哈曾也有过这样的经历,20年前营养快线成功进城,但后来也逐步式微。

现有的大单品是存量,新的大单品才是企业的增量,更是企业的未来。

新的百亿大单品是什么?什么时候能出来?这应该是娃哈哈的一个战略任务,我们相信它应该已经在上市的进程中了。

04城市营销队伍建设决定了能否在城市扎根

在渠道和营销两支队伍上,娃哈哈与其他头部快消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准确来说,娃哈哈最近这些年,事实上只有一支队伍,只有渠道这一条腿在走路。

在我们的调研中,娃哈哈经销商最希望得到的改变就是厂家的营销队伍的加强。有经销商表示,娃哈哈的业务经理只承担厂商的沟通工作,基本没有业务跑一线。所谓的沟通,主要就是政策传递和管控,还有就是追回款任务。

娃哈哈的做法有利有弊。好处在于经销商主导市场运作,毛利高一些,更灵活,有助于经销商能力成长。但这种模式更适合“广种薄收”的三四线市场,与厂家队伍相比,经销商具有天然的低成本、本地化优势。

弊端在厂家队伍缺位的情况下,娃哈哈没办法打下城市市场,这也是娃哈哈在一二线市场长期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经销商表示,“在城市市场,如果说别的品牌投了十个人,那娃哈哈就只有一个。”

图片图源:娃哈哈微博

快消品的城市战,往往是攻坚战。一般情况下,经销商很难有实力和能力独自承担这样的城市攻坚战。

没有厂家主导、没有足够资源投入、没有专业的、规模足够的终端队伍,娃哈哈在城市市场的终端基础建设和新品推广就会略显无力。

这一情况与我们的主观感受是一致的。今天,我们在城市终端很难见到娃哈哈的品牌业务员,在冰柜投放、终端陈列上往往也有很大的不足。

没有成建制的城市攻坚队伍,就没有成功的城市市场;反过来,没有成功的城市市场,就很难获得相关的成功经验,就无法批量培养专业的城市营销队伍。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当业务经理成了厂商沟通的唯一通道,营销管理就更容易出问题。比如,经销商意见无法反馈上去,长期得不到关注和解决;厂家人员在利益方面私相授受比较多,甚至在三四月缺货期间,还出现了不少故意断货的情况。

一直以来,娃哈哈都是低线市场之王,城市市场逡巡难成。这次历史性机遇面前,娃哈哈已经顺利进城了,但能否在终端白刃战中夺得胜利,能否在城市扎下根,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支队伍中的“城市营销队伍”能否打造成功。

从2013年的783亿跌到2020年的439亿,再努力回升到2023年的512亿,过去十年的娃哈哈命运颇为坎坷。2024年的三四月,或许是冥冥中的命运给予娃哈哈的一点馈赠或补偿,让它在二代企业家宗馥莉手中走上了复兴之路。

不知道命运的每一份馈赠是否都已暗中标好了代价,但我们真诚希望娃哈哈在过去十年已经支付了足够的代价。希望娃哈哈能解决好品牌、产品、队伍等诸多挑战,不仅走完复兴之路,更有机会缔造第一家千亿饮料企业的奇迹。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