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淮军”集结,安徽汽车产业要起飞了?

2024-06-20
安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耶路撒冷“。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星海情报局(ID:junwu2333),作者:星海老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3年,是中国汽车高歌猛进的年份,高达3000万辆的产量,让中国再次蝉联了第一汽车大国的称号。

那么,这个第一的背后,谁的贡献最大呢?

如果单纯从数量来看,显然是广东贡献最大,以519万辆的产量傲视全国。

不过如果从进步速度来看,这个桂冠却要落到安徽的头上。

2023年,安徽全省汽车产量249.1万辆、增长48.1%,已经位居全国第二。要知道,2022年的时候,安徽还排在全国第七位。

图片

在全国各地都在上马汽车项目的当下,一年前移五位,实属不易。

更关键的是,在汽车出口量上,安徽一样成绩亮眼,2023年,安徽汽车出口114.7万辆、增长80.1%,约占全国的22%。

也就是说,中国每出口4辆车,其中一辆就是安徽造的。

如果要是论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第一的话,那安徽就要力压合资品牌为主的上海,问鼎全国榜首了。

说实话,安徽居然是个汽车大省,估计很多人挺意外的,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中,安徽的存在感比较低,打死也想不到竟然是“以车立省”?

那么问题来了,安徽的汽车产业是怎么崛起的?

01地利----产业基础

我们经常能在抖音上看到巴铁老师傅手搓汽车的视频,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难的嘛。

但是,手搓汽车和汽车产业,完全是两码事。

汽车,这一最常见的的工业品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链条。

从最基础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产业、电解铝业、稀土工业,到车锁、机加工、玻璃、电子等零部件配套,再到理工科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公司等等。大到一国,小到一省,只有拥有这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谈得上汽车产业。

巧了,这些条件,安徽基本上都具备。

如果画一张安徽的汽车产业地图,你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在合肥,有大众新能源总部、蔚来中国总部,江淮总部,以及“汽车黄埔军校”合肥工业大学。芜湖有奇瑞工厂,马鞍山、安庆、滁州、阜阳、淮南、宣城、六安等等城市,也有若干个配套生产基地。而在整个安徽,一共有16家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

那么为什么安徽这个不属于长三角,也不属于珠三角,更不属于京津冀的内陆省份,拥有如此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呢?

这可能要感谢安徽的汽车产业双子星----“一商一乘”。

一商,指的是江淮汽车,也是安徽汽车产业的拓荒者。

1964年5月20日,巢湖汽车配件厂正式成立,这是江淮汽车制造厂的前身,也是安徽省第一家挂牌成立的汽车企业。

1968年4月,巢湖汽车配件厂的工人与技术人员,靠手敲肩扛造出安徽省第一台2.5吨载货汽车,拉开了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

图片

随后在1970年,HF140型3吨载货汽车问世并实现量产,并被正式命名为“江淮”牌,随后巢湖汽车配件厂正式更名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

不过因为当时国内比较贫困,全国各地需要的是能运输、能拉货的商用车,而不是享受型的轿车,所以江淮就此确立了以商用车为主的路线。

从此,江淮在商用车之路开始一路狂奔,1990年开发出了中国第一部客车专用底盘,1996年下线轻卡HFC1061,2002年推出瑞风商务车,2003年推出格尔发重卡......

图片

当然,商用车市场总归是有限的,所以江淮在2008年正式进入了乘用车领域,靠着瑞风等成功车型,年销量一度达到过20万辆。

一乘,指的是奇瑞,中国汽车出口的绝对一哥。

而奇瑞的诞生,比江淮更加艰难。

尹同跃是安徽巢湖人,原本是一汽总装车间主任和物料科科长,但是在芜湖市担任市长助理詹夏来的邀请下,怀揣着造车梦回到老家,创建奇瑞,开始造车。

但是奇瑞草创的时候,生产条件极差,加工都在铁皮厂房里面,夏天热得车载电脑频频死机,冬天冻得工人手上都是冻疮。

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奇瑞硬是在引进的一条福特汽车二手发动机生产线基础上,攒出了奇瑞历史上第一台发动机。

图片

有了发动机,车身和底盘咋办?

当时国内卖的比较好的车是捷达,但直接抄捷达大众肯定不干,所以奇瑞就从西班牙的西雅特汽车公司买来了和捷达出自同一平台的Toledo车型,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自己的车型,也就是后来的奇瑞风云。

1999年12月18号,第一台奇瑞风云正式下线,性能和桑塔纳差不多,但价格却只有桑塔纳的三分之一,高价的合资车市场被奇瑞划开了一道口子。

图片

不过很遗憾,虽然车很好,却没法上市,因为当时的奇瑞没有造车资质。

最后没办法,詹夏来玩只能先给了风云一个客车的名头,这样就能当出租车卖了,算是让尹同跃没白干。

但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奇瑞的车不能只在芜湖卖吧?规模上不去,盈利和投资就无法形成闭环。

于是通过詹夏来的往来奔走呼吁,最终奇瑞以20%注册资本转让给上汽集团为代价,获得了生产资质,所以早期的风云尾部,都有“上汽”字样。

有了资质就好说了,2003年,奇瑞推出售价不到10万元的“奇瑞QQ”,让无数中国家庭圆了轿车梦,瞬间引爆市场。

图片

正是有了风云和QQ赚来的钱,奇瑞才有资金投入新的发动机研发,2005年,奇瑞自主正向研发的第一台ACTECO发动机点火下线。

自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式开始有了“中国芯”,而掌握了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奇瑞,也开始在造车领域频频发力,不仅给国内留下了“奇瑞是做发动机的,顺便做做整车。”的传说,而且开始出征海外。

奇瑞先是打开了叙利亚市场,然后又登陆埃及,随后是巴西、俄罗斯、阿尔及利亚……

图片

再后面的事就水到渠成了,奇瑞从最初的整车出口,慢慢发展成以CKD的形式出口汽车,再到海外建设组装厂,如今奇瑞的海外工厂每年的产能达到50万辆以上。

2023年,仅奇瑞一家,就出口了937148辆新车,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出口第一。

不要低估安徽这“一商一乘”给安徽汽车产业链带来的拉动效应。

我们都知道,汽车产业作为产业链最长的工业类别之一,一个整车制造厂的落地,可能会吸引数十、上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进入。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日本汽车城丰田市,都是通过一个零部件企业集聚、产品门类齐全、上下游配套生态建立、服务机制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上下游齐全,产业互补且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安徽同样也是如此,正是因为“一商一乘”的集聚效应,才安徽在新世纪前二十年的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占据了先手,为日后风口到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比如仅仅芜湖一个城市,就已经聚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400多家,整车、零部件、后市场规上企业达800多家。

图片

放眼如今的芜湖,既有整车企业、材料企业,又有“三电”企业、汽车电子企业和运营推广企业,已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更妙的是,安徽“三不靠”的地理位置,反而成了一种优势,向北,利用铁路核心枢纽省会城市-合肥,联通京津冀的科技产业。向南,利用长江经济带,联通江浙沪乃至珠三角的零部件供应商,小到芯片,大到压铸机,都可以在4个小时内解决所有零部件的供应。

图片

正是靠着如此肥沃的土壤,如今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团、江汽集团、蔚来、合肥长安、比亚迪合肥、大众安徽、汉马科技等7家整车企业,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让安徽坐实了“汽车大省”的身份。

02人和----徽商效应

徽商,崛起于明朝中叶,是中国著名商帮之一,称雄中国商界数百年,速来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商成功的秘诀,主要是徽商的地域认同十分强烈,强调“五谊并重”,即族谊、戚谊、世谊、乡谊、友谊都要重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平时互帮互助,发财了一起回报家乡。

图片

巧了,在几百年后,中国汽车市场上,同样活跃着一支徽商群体,而且都是top级的。

比如比亚迪汽车王传福,奇瑞汽车尹同跃,蔚来汽车李斌,华为余承东,人称徽商汽车领域四雄。

这四雄里面,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蔚来李斌。

李斌出生于安徽安庆太湖县,是易车网的创始人。

2014年,刚刚把易车网送到美股上市的李斌,创办了蔚来汽车,打响了“造车新势力”的第一炮。

但是,因为蔚来的换电路线,需要建设大量重资产换电站,所以相比其他新势力车企,超大的固定资产投入让蔚来的资金链始终紧绷。

2019年,蔚来遭遇财务危机,2020年,李斌马不停蹄到18个城市进行合作洽谈,但均被婉拒。

正当李斌万念俱灰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家乡的电话,合肥市政府表示愿意进一步了解合作细则。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合肥国资委来了一场惊天豪赌,合肥国资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帮蔚来度过了财务危机。

图片

可以说,有了合肥国资的支持,才把当时一脚踏进ICU的蔚来给拯救出来。

用李斌的话来说,“合肥让蔚来走出了ICU,不光给了我们资金,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信心”。

当然,合肥国资后来也因为蔚来的崛起大赚了一笔,至此收获“最牛风投机构”的称号。

作为投资的交换,蔚来也将中国区总部,设置在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时,为了回报安徽的恩情,李斌还化身“合肥招商大使”,利用自己在圈子里的人脉,四处拉人去合肥投资。用李斌的话来说,“我现在见到每一个人,都要跟他说‘你赶紧来合肥’”。

李斌招来的最重量级人物,莫过于王传福。

王传福虽然是安徽芜湖人,但无论是创业还是发家,都是在深圳,和安徽并没有什么关系。

在一次行业大会上,李斌遇到了王传福,王传福问他“你在安徽到底怎么样?”

李斌马上现身说法,有数据有事例地介绍了安徽的营商环境。

这些话,可能安徽政府的人说了,王传福未必会信,但作为汽车企业老板的李斌说了,就很有说服力了。

于是,王传福一口气在安徽投下了四个汽车产业项目,分别是。

合肥长丰下塘整车生产基地,制造整车。

蚌埠刀片电池工厂,制造锂电池。

阜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造整车线束、电机精密注塑件、轮速线、轮毂轴承、座椅面套等。

此外,王传福还斥资200亿,在自己老家无为,建厂生产动力电池。

图片

相比高调投资的王传福,华为余承东(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的投资,则显得低调很多。

2024年4月,余承东会见了合肥市委书记,有网友发现,相关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两张照片——“快速建设中的江淮高端新能源汽车基地外 / 内景”。

显然,这次华为与安徽的合作,同样与汽车有关。

图片

联系到此前余承东预告的华为问界、智界、享界之外的“第四界”,显然,这“第四界”就要落户在江淮汽车身上了。

华为自始至终的定位就是,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这样一来,车企只需要制造躯体就行了,而灵魂,则由华为提供。

这一模式的成功,已经被问界的证明过了。

关键在于,这种合作模式,和华为一起造好车的“合作伙伴”,凝聚了自己奋斗史的品牌仍然可以保留。

对于有着60年历史的江淮来说,和华为合作造高端新能源智驾汽车,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尹同跃,还是回报恩情的李斌,或是成功后回来投资的王传福和余承东,他们选择安徽,安徽的产业基础其实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遵循了徽商“回报乡梓”的古训。

如今,王传福任名誉会长,尹同跃任执行会长的徽商总会,正在积极组建徽商发展基金,为安徽的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必将成为新一代安徽汽车产业链的孵化器。

03天时----新能源汽车风口

很多人有点奇怪,虽然安徽的汽车产业底子深厚,江淮和奇瑞也都不差,但为啥前些年一直不温不火,一直到最近几年才突飞猛进呢?

显然,安徽这是赶上了新能源汽车风口。

图片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安徽的汽车产业路线就会发现,安徽一直走的是油车路线,产品虽然还可以,但因为品牌竞争力不足,远远落后于其他源于外国品牌的合资车企,所以才一直不温不火。

这其实和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

但是,随着汽车行业正逐渐迈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新能源汽车风口到来,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临了。

发展到现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一极,2023年更是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成功逆袭了日美德法韩。

不信可以去北京车展上看看,大部分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而国外的参展人员,则开始用皮尺和手电筒认真审视国产新车的每一个细节了。

图片

但问题在于,新能源汽车风口对全国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安徽抓住了呢?

这就要从安徽的前瞻性说起了。

自2005年合肥确立了“工业立市”的战略以来,合肥就走了一条资本化招商,以基金投资拉拢目标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落户,并依托头部企业继续延伸产业链,带动形成产业集群的路子。

简单来说,就是一笔投资换一个产业。

我们都听过,2007年,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财政收入,豪赌京东方的故事。

据说当时的合肥人都在骂,因为2006年京东方在A股净亏17.87亿,“接盘”京东方在合肥打造显示屏基地,不是拿钱打水漂吗?

万万没想到,在合肥建了6代生产线后,京东方瞬间扭亏为盈!盈利8.971亿元!

图片

尝到了甜头的合肥在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元,豪赌半导体,分别投入长鑫和兆易创新,这两个项目不出意外也成功了,如今合肥已经成为全国9大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之一。

紧接着,安徽扶持起了锂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像培育幼苗一样又给人、又给钱、又给政策,结果到了2012年,国轩高科成功登上了动力锂电池产值榜首,那时候宁德时代刚刚成立一年,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也没形成气候。

后来,面对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电池的竞争,安徽又拉来了大众,为国轩高科提供超 60 亿资金,用于标准电芯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建设,助力国轩高科成为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四强之一。

图片

你看,押宝京东方、进军半导体、发力锂电池,合肥几乎赌对了所有最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重点赛道。

如果没有这种前瞻性布局,就算风口来临,你也抓不住啊!全国各地被匆忙上马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然后搞成一地鸡毛的,还少么?

那么为啥安徽的新能源产业能成功呢?因为安徽的超前布局,在风口来临之后,爆发出了巨大威力。

比如,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从燃油车的600颗左右提升到了2000颗左右,对一般车企来说,可能要向外采购,这是一笔巨大开支,还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但是安徽呢?很多车规芯片,都可以本地生产!

图片

还有屏幕,现在新能源汽车“冰箱彩电大沙发”已经是标配,屏幕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汽车档次的标准之一。

而安徽,因为有京东方在,车载屏幕根本不是啥问题。

至于动力电池就更好说了,动力电池成本一度占到整车成本的40%以上,而安徽手握比亚迪电池和国轩高科电池,可以为本地车企提供电池,那么在安徽建厂,在生产成本上就天然比其他地方的车企有优势。

更不要说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在安徽也早有布局,别忘了,安徽还有个科大讯飞呢!我们很多人用的语音识别方案,都是科大讯飞提供的。

图片

这样一来,安徽芯片、安徽屏幕、安徽电池、安徽智能系统串在一起,这是多么巨大的成本优势?放眼全国,能造出一辆车的地方其实不少,但是能把这些核心零部件都凑齐的,还真不多。

你以为那些大佬们回安徽投资,完全都是因为故乡情吗?不,大佬也是要赚钱的!如果安徽相比其他地方没有优势,他们又怎么会回乡投资呢?

看来,机会只会帮助有准备的人,而风口,也只会青睐有基础的地方。

而安徽做的,只是默默地把基础打好,只待新能源汽车风口一来,安徽汽车产业能乘风而起,一跃化龙。

04安徽的未来

某种程度上说,安徽汽车产业的崛起,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利用新能源汽车风口,深度参与全球化,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安徽从汽车大省到汽车强省的必经之路。

图片

曾经,甲午战场上,淮军一败涂地。

如今,世界汽车产业中,新一代的淮军,正在用先进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征讨天下。

不屈不挠、勇于奋进,这是安徽汽车人的写照,也是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生动体现。

如今,造车“淮军”已经集结完毕,安徽汽车产业,起飞在即。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