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Vision Pro价格的秘密,藏在你眼前的屏幕里?

关注
售价29999元起的Vision Pro,成本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

说起智能眼镜,你会想到什么?是《名侦探柯南》里,每个小孩都曾向往过的神奇追踪器?还是钢铁侠送给小蜘蛛的那一副看似平平无奇,却搭载着AI的「大佬」墨镜?

蜘蛛侠里的Edith是一款AR眼镜,能够同时让我们看到虚拟世界和现实的人物与环境。像Edith这样的AR眼镜自然是我们的心之所向,不过,当我们跳出影视作品回归现实——你会发现,与近两年极速迭代的大模型相比,概念高光了数十年的AR眼镜似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

时间往回拨到2012年,这一年Sam Altman还在做本地移动社交产品Loopt的创业,OpenAI也还没诞生;苹果也还没有发布过任何一款智能手表。但就是这一年,谷歌在开发者年会上发布了一款在当时被称为定义未来的产品——Google Glass。

Google Glass是第一款大规模上市的AR产品,借助镜片右上角的摄像头和眼镜侧方的触摸面板,我们可以操控Google Glass获取通话、拍摄、邮件、地图、游戏等功能。因此,这款产品在当时也被看作智能手机之外的第二个屏幕。

但无论当初的宣言是多么的野心勃勃,Google Glass终究只是昙花一现——三年后这款眼镜就宣告停产。

时过境迁,手机正在以小于「年」的周期更迭、变得越来越智能;但以十年为周期,我们好像都始终没看到智能眼镜的重大进展,直到Apple Vision Pro的登场。


640.jpg

Vision Pro是苹果在2023年6月发布的旗下第一款头戴显示器设备,但智能头显并非独属于苹果,在Vision Pro问世之前,已经有不少科技大厂在研发生产,甚至迭代了多代产品,比如,Meta Quest、PICO、PS VR等等。

市面上这些耳熟能详的头显大多是VR头显,换句话说,它们呈现的全部都是虚拟画面。


640.jpg

罗超

VR产品,即全沉浸式产品,它的定位更多是一个可穿搭的娱乐设备,核心目标是在VR这个场景里面提供娱乐交互体验。

在这样的定位下,Quest和PICO可能更类似于PlayStation和Xbox的定位。他们会以主机的思路来推进,因此会与大量的VR游戏,特别是顶级工作室,合作推出一些独占的游戏,比如《生化危机4》的VR版本,《阿斯加德之怒2》的VR版本,以吸引用户。

这是罗超,纪源资本投资执行董事。

相比传统VR头显,Vision Pro是一款结合了VR和AR的混合现实设备,也就是MR头显。

因此,Vision Pro既能提供沉浸式观影等VR性能,也能够通过传感器实现叠加了虚拟和现实的AR功能。比如,当你做饭的时候戴着它,你不仅可以看到眼前正煮着菜的平底锅,还能同时在屏幕上开启倒计时软件,时刻提醒自己菜品煮好的时间。

除此之外,Vision Pro开发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我们可以直接用手、眼镜和语音的相互配合,实现选择等操作,整个过程不需接入任何额外的硬件。

本质上,Vision Pro是一种效率工具。

罗超

Apple Vision Pro这个产品我使用了很多次,在办公过程中已经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效率提升。比如,它可以自由支配多屏幕操作,且因为清晰度很高,无论是放大、缩小,还是同时参考多个信息源,效率都非常高。它虚实结合的一些UI、UX和交互方式,为后续的苹果自身、其他供应商,甚至是软件应用开发者设立了一个重要的标杆。

正如苹果CEO库克所说:“就像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一样,Apple Vision Pro将带领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

640.jpg

空间计算是一种让计算机理解真实物理空间的技术,并以此为基础,使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融合。空间计算的核心点,是将「真实」放在虚拟世界的中心位置。

罗超

无论是Quest还是PICO,它们的定位更多是可穿戴的娱乐设备,核心目标是在VR场景中提供娱乐交互体验。而Vision Pro的核心目标是空间计算。如果谈到头显,目前出货量较大的依然是VR产品,AR产品整体的出货量还相对落后。由于价格等各方面的原因,AR产品不可能达到很大的出货量。

的确,在概念之外,如果回到现实层面——对于想体验Vision Pro的大众来说,往往会被它的价格劝退。

目前Vision Pro最小存储版本的官方售价是3,499美元。横向对比别的产品——苹果在2024年5月新发布的M4芯片iPad Pro,其13英寸最高配版本的价格也不超过2,600美元。

总的来说,Vision Pro就一个字——贵。那么,Vision Pro到底贵在哪里?

640.jpg

吕一然

在售价3,500美金中,最大的成本其实是屏幕。根据它的BOM成本分析,屏幕大概占了一半,也就是说在3,500美金的售价中,BOM成本大约是1,500美金左右。

这是吕一然,纪源资本高级投资经理。他提到的BOM成本,指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原材料、零部件、人工和工具等要素的标准成本,它是企业制定产品售价的重要依据。

吕一然

在1,500美金的BOM成本中,M2芯片大约120美金,协处理芯片约60美金,这两者加起来不到200美金。两片屏幕的成本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版本说每块屏幕350美金,总共700美金,另一个版本则说每块屏幕200多美金,总成本约四五百美金。因此,屏幕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

当屏幕与双眼的距离较近时,只用一块屏幕会造成明显的双目差距,左眼觉得物体在左边,右眼觉得物体在右边。

要消除这种视效差,需要在左边和右边分别放置一块屏幕。所以,Vision Pro实际上有两块屏幕。

目前,比较常见的屏幕技术有LCD、OLED与LED。

吕一然

就屏幕这一部分而言,未来随着技术方案的成熟和批量生产的增加,都会有较大的降本空间。

从本质上来说,屏幕都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合而成,但它们的发光底层原理是不同的。LCD是液晶方案,OLED是有机发光方案,而LED是半导体发光方案。由于发光的最底层原理不同,这也导致了它们在技术实现上的差异。例如,LCD想要做到极限的小型化,其难度会更高。当前最小的Fast LCD 已经达到了其极限,但仍无法与Micro LED相比。因为发光的第一性原理不同,导致它们在实现小型化和微缩化时的极限和难度不一样。

目前Vision Pro采用的屏幕技术是有机发光的Micro OLED。

640.jpg不过未来,它一定是朝着更小微米级别的Micro LED迭代,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吕一然

AVP内部使用了许多摄像头模组来采集外部信息,并传递到内部屏幕。如果使用Micro LED的话,可以采用透明的方案,从而节省摄像头的重量和成本。

一方面,Micro LED能将像素点做得更小,或者换句话说,可以实现更高清的显示效果。其次,它的亮度可以做得更高,即使在户外阳光下,MR或AR设备也能有足够好的亮度,清晰显示屏幕内容。此外,Micro LED的功耗明显优于前两种技术。Micro LED是半导体器件,基于半导体原理,从本质上更适合实现这些特性。即使在每个发光点只有两微米或三微米的情况下,它仍能很好地实现发光。相比之下,OLED或Micro OLED在更小尺寸时,其材料是通过蒸镀上去的。在两微米或三微米的尺度上均匀蒸镀材料,难度非常高。因此,大家认为在更小尺寸或更高精度的显示屏幕上,Micro LED更具前景。

除了屏幕技术更新,另一个能够降低头显成本的因素是量产。

640.jpg

陈辰

硬件里面有一个底层的跟价格相关的原则,就是当体量增加一个数量级,价格会降一半。

这是陈辰,他是显示技术提供商赛富乐斯的CEO。

然而,「量产」这件事,对于现在还不够成熟的Micro LED产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顾LED技术的发展历程,它一直在面对阶段性的挑战。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已经发明了红光、绿光和黄光LED,但是这三种颜色的光源无法制备出能够广泛应用的白光LED,因为还缺少最后一种必要光源——蓝光。

蓝光是一种相比其他颜色光源能量更高的光;而传统LED发光半导体元件的能量较低,无法发出蓝光。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天野浩和赤崎勇,发明了氮化镓晶体并以此为基础制造出蓝光LED,行业困局才发生了实质转变。

640.jpg

有了亮度更高、寿命更长的蓝色LED,我们不仅可以制造出白色LED,任何颜色的LED也都有途径获得;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的LED灯泡、LED电视,甚至是城市广场的大屏幕。蓝色LED的诞生,开启了人类一场又一场光源革命。因此,发明蓝色LED的三位科学家,也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于Micro LED来说,不同颜色的光源不是技术的终点,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出像素尺寸小于5微米的全彩Micro LED屏,以满足AR的显示要求。

陈辰

在AR的Micro LED中,一个难点是制作全彩屏。在比指甲盖还小的尺寸上,要实现丰富的颜色,需要使用纳米孔量子点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微小的尺寸上实现多种颜色的显示,是解决全彩屏问题的重要手段。

量子点是直径在2到20纳米之间的球型半导体,可以通过改变尺寸来调整它的发射光谱,从而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

对于传统的量子点全彩转换方式,它的转换效率较低、厚度大、结构不稳定,难以满足AR的需求;而纳米孔量子点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小尺寸下的量子点全彩转换。

纳米孔是一种创新型的纳米结构,量子点则容纳于纳米孔之中。由于光在纳米孔内部具有强烈的散射效应,因此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有效光径将被大大增强,从而实现在不需要极厚的量子点的前提下,提升色彩的换效率。

陈辰

我在这个产品上实现了一个突破。我们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从最早的小尺寸量子点转换层,到集成整个显示屏的技术,再到现在在大尺寸硅片上的生产工艺,实现量产。我们的规划是,2024年完成产线建设,产品开始小规模亮相。2025年,我们的新厂开始规划、建设并投入使用,进行中等批量的生产,出货量达到几十万颗。到2026年,出货量将达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颗,2027年可能达到几千万颗的规模。

当Micro LED的上游技术厂商开始逐年加大批量地出货,这也就意味着,产业链末端,也就是消费者拿到手里的头显产品,它的价格也能逐年降低。

陈辰

如果你问硬件供应链企业,所有企业的共同特质就是每年都要降本。因为产量变大了,降本是必然的。所有的半导体生产都和产量有关,设备在那里,生产10万个和生产100万个都是生产。只有降本,终端才会有更多用户,你才能获得增长。这是硬件的一个底层逻辑。

我们得到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无论如何,一定要从终端作为起点来拉动供应链。如果只是推动下一个环节,比如做AR屏幕,只推动AR光机或者将AR整合成镜片的部分,那么他们还需要再去推动他们的客户,他们的客户再去推动整机的客户,这样传导的速度就会很慢,很难得到一线市场的反馈。所以我们后来直接跳过供应链的这些环节,直接找到终端。

所以你可以很快预见到,一旦产业链拉起来,Vision Pro的价格一定会降到现在的一半以下。

通俗地理解,供应链上的各家厂商是「山」,头显终端是「牛」,与其隔山打牛,不如亲自去会会那只牛。

从另一个方面设想,就像苹果的大多产品都有普通版和Pro版本的区分,苹果的头显是否也有可能推出价格相对Vision Pro更低的轻量化版本呢?

陈辰

Apple的做法就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它推出智能手表之前,智能手表并不那么火,甚至手环也不太火,因为它们做得不好看。Apple把产品做得流光溢彩,对吧?又亮又好看,看起来很酷。Vision Pro目前的定位是展示它的技术,有点像秀肌肉,同时定义它的玩法。先把这个东西做成潮流,让大家接受之后,再进行改进,降低成本。

但说到底,想要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主打空间计算的头显买单,除了价格,还需要有最调动感官、触发极致体验的内容生态作为支撑。

罗超

怎么去看待这个问题呢?我回想起自己很久以前第一次接触电脑时,并不喜欢用PC办公或做Excel,而是用电脑玩游戏。所以,我理解Vision Pro在谈应用时,游戏、社交媒体、体育这些领域其实是很清晰的,可以实现商业化变现的沉浸式体验。

如果说未来Vision Pro或者其他同等头显,最终变得和现在的平板电脑一样普及,那么我们可以用Vision Pro来做哪些事情?

罗超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电影有平面的、3D的、还有沉浸式的场景。那么体育比赛呢?如果我在家,去不了现场,能否依然获得一个现场感的沉浸式体验呢?

除了这种消费级的应用,在企业服务领域也有很多场景。例如,我们可以与景区合作进行文旅应用。在教育领域,比如医生护士的3D场景手术培训,不需要对真人进行操作,而可以在VR场景中进行实验。

回到头显设备,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真的能够长时间戴着一个头显设备吗?

就Vision Pro来说,目前它的重量最低也有600g,而这还没有算上电池的重量。作为对比,苹果搭载了M4芯片的iPad Pro,其13英寸的重量大约是580g。戴着Vision Pro,相当于脸上挂了一个13英寸的iPad。

640.jpg

陈辰认为,未来市面上将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头显。

陈辰

一个是现在的MR头显,比如Vision Pro的原型,将来会变得更轻便,续航更长,体验和内容也会更好。所以你可以理解未来的MR产品会变成另一个iPad,适用于室内办公、影音娱乐等场景。另一个是最近有新闻说苹果将在2027年推出真正的AR眼镜。这种AR眼镜会把显示屏直接投射到镜片上,当你关闭它时,它就是一副普通的眼镜。这将是一个便携的、全天候的产品,可以通过AI调用应用程序,满足你的所有需求。它的真正理念是让人与电脑的交互更加无缝。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好奇过一个问题——苹果已经把MR头显成功产品化了,但为什么它的AI还是没有想象中好用?

罗超

这家公司从来不是一个先发制人的公司。除了当年推出iPhone和iPod引领潮流之外,其实在那之前已经有类似的形态,只不过没有它做得好。它的核心点永远是要做一个很完整的产品。所以它之前对某些技术的认知是:如果AI还不成熟,我为什么要投入呢?你看我们讲了这么多AI,Google也在做,Facebook也在做,对吧?但直到GPT出现之前,没有真正的突破。比如说Google手机,它也没有真正用AI,小米手机的小爱助手也不是真正的AI。

直到现在,苹果觉得OK,AI技术已经成熟了,那么我就可以把它和我的硬件整合起来。苹果真正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生态系统,它可以很快地把新技术和生态系统结合起来。即便其他公司在某些方面做得有一些粘性,但苹果一推出新产品,就能迅速冲击市场。所以我觉得这是它整体的策略,今年将会是它的AI大年。

回过头看,我们与AR的距离,其实一直都不遥远。

还记得当年席卷全球的手机AR游戏《精灵宝可梦GO》吗?为了抓一只宝可梦,玩家曾风雨无阻地奔跑在大街小巷,欲罢不能。2021年,元宇宙浪潮掀起,AR被推上浪尖;还没等这波风口过去,AI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再一次将AR捧上前所未有的高度。IDC预测,全球AR/VR总投资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747.3亿美元。

然而,行业趋势和规模数字的背后,是AR产品不断凸显的问题——成本高、内容质量低、沉浸体验不佳。这一次,Vision Pro背后的苹果公司,还会像当年改变移动终端那样,再次成为那个「救世主」吗?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